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茂名首富带领全球手机电池老大赴港冲击A+H上市

来源:臻研厂,作者 | Steven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欣旺达是全球锂电子电池行业领导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和全球第二大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厂商,市占率分别为34.3%及21.6%。近三年公司营收规模波动较大,复合年增长率仅3.6%。毛利率因为销量的上涨和原材料成本下降而显著提升,而净利率则因为研发费用高企,公司采取以价换量战略面对价格战而不到1%,盈利水平微薄,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目前公司存在产能不足不具有规模效应、产能利用率低、经营性现金流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而需要外部融资不断输血维持运营的问题,整体流动性不佳。未来随着行业增量空间减少进入分食存量阶段,当前一超两强的行业格局或许很难被打破,而欣旺达靠融资续命以规模换市场的商业逻辑将失效。公司应该尽早依靠扎实的现金牛布局未来新兴业务,掌握核心技术和稳定的盈利模型才能帮助其站稳脚跟穿越周期。

PART.1

  公司简介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锂电池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锂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覆盖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向全球客户提供自电芯、模块到系统以及电池检测及回收的全面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按手机、笔记本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的合计出货量计,欣旺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厂商。

PART.2

  投资亮点

全球领先的锂电子电池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厂商,全球市占率高达34.3%。也在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领域排名第二,全球市占率21.6%。动力电池领域,按2024年出货量计排名全球前十,按2023年至2024年的出货量增长率计,公司是全球前十中增速最快的公司。储能电池领域,按2024年出货量计排名全球第十,按2023年至2024年的出货量增长率计,公司是全球前十中增速最快的公司。

优质客户基础覆盖行业一流梯队:公司的客户群涵盖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及储能领域的领先参与者。在消费电池业务方面服务包括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的手机厂商。在动力类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已与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前十名中的八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在储能业务方面,公司支持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及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客户,包括2024年按出货量计全球前五的交流侧储能系统供应商。

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25个主要生产基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其中19个位于中国,6个位于海外(分别位于印度、越南、泰国及匈牙利),形成了全球制造网络,实现了区域协同、降低运输成本及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通过将定制产品需求模块化为40至50个标准工艺单元,公司覆盖了80%以上的主流应用场景,同时提高稳定性并降低成本。灵活的消费类电池生产线支持八小时内完成转换,并实现约85%的设备重复使用率,关键产线自动化率超过90%。

PART.3

产品矩阵及技术优势

公司以消费类电池业务起步,逐步拓展到动力类电池、储能系统及其他相关领域,形成了从电池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到检测以及回收的全面一体化业务布局。

消费电池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笔记本及平板电脑锂电池制造商。其中,在手机电池市场独占鳌头,按2024年出货量计市占率达到34.3%。在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电池领域的市占率也持续上升,按出货量计,全球市占率已从2022年的15.1%提升至2024年的21.6%,市场地位不断巩固。凭借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还积极拓展至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出行、服务机器人在内的多元智能终端应用场景,形成更高频次、更复杂需求的消费类电池应用版图。

截至2025年7月23日,公司与消费类电池前五大客户的合作周期大部分超过十年。客户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公司、小米、联想、OPPO、vivo、荣耀及传音等,并逐步切入国内外一流厂商的电芯供应体系。公司同时也是多个智能硬件头部企业及新兴消费电子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

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的产品涵盖电芯、模组、BMS(电池管理系统)和PACK系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场景化的动力类电池解决方案。通过多材料体系、多结构形态、多车型覆盖,公司能够为BEV(纯电动汽车)、EREV(增程式电动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HEV(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系统化的关键动力类电池产品。

在储能电池方面,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及应用场景,公司构建了涵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的四大产品线,能够覆盖从集中式电力系统到个人用户侧的多元储能需求。公司还将持续丰富系统的封装形态,拓展包括集装箱化、机柜式及车载式等多种标准化与定制化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部署需求。公司的储能系统客户类型多元,包括电网运营商、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头部储能集成商及基础设施投资方。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硅碳负极技术。公司目前已实现10%含硅量的量产能力,计划进一步提升至15%至20%,以推动体积能量密度由约850Wh/L向900Wh/L及以上迈进,远期规划达到1000Wh/L的先进水平。

高倍率快充技术。公司构建了覆盖0.7C至5C充电倍率的电芯产品组合,对应支持18W至200W的快充功率,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等多类对充电效率要求较高的终端产品,显著提升终端用户充电体验。

电芯结构优化。围绕小型化终端设备的封装需求,公司开发多种特殊电芯,包括纽扣电池、极致尺寸微型长条电芯等集成方案,在尺寸控制、成组效率和封装工艺方面进行改善,广泛应用于TWS耳机、智能手表等高度集成场景。

电芯模组协同能力。公司建立了以“电芯+模组”一体化开发为核心的协同体系,在结构设计、热管理、电气接口及系统集成等多个维度实现同步优化,显著提升定制化项目的开发效率及系统适配能力。

电源管理系统SiP封装。自2020年起,公司开始在电源管理系统中应用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取代传统PCBA方案,实现BMU模块化设计、小型化及可靠性的大幅提升。行业领先的SiP专用产线支持01005微型元件(0.4×0.2mm)量产,突破70μm超密间距贴装技术,并填充WLCSP/BGA超低间隙(10μm)。这一技术已累计为12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提供微型化解决方案,使终端产品厚度缩减至0.8mm以下。

BEV超充平台。公司推出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的“闪充”电池产品,并于2024年发布“闪充电池3.0”系列——LFP欣星驰与NCM欣星耀,最高充电倍率达6C,10分钟内可补能500-700公里。其中,欣星驰能量密度达450Wh/L,系统体积利用率超73%。目前已实现6C产品量产,具备系统级80%的成组效率及热扩散抑制能力,实现全生命周期无热扩散,同时也具备10-12C平台技术和体系能力。

EREV及PHEV电池平台。公司已布局覆盖100-500公里续航区间的插混电池产品,具备2C-6C充电倍率,适用于快速补能、高能效及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使用场景,相关产品已实现客户导入并开展批量交付。

HEV电池平台。公司已完成三代HEV高功率电芯平台开发并实现量产,累计出货量超过160万辆。产品具备高功率输出、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及成本控制优势,支持120 kW峰值放电、–30℃冷启动及超10万次循环使用。

高精度BMS控制能力。公司的BMS可达到±3mV以内的电压检测精度、2°C以内的温控精度,以及误差小于3%的充电状态(SOC)估算。该系统亦可确保关键数据稳定传输,支援智慧车辆控制及诊断。

系统集成能力。公司构建融合CTP、CTB及CTC技术特点的系统集成方案,具备模块化与结构柔性设计能力,支持电芯正置与倒置布置,适配多类整车平台结构,空间利用率与集成效率较高,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储能电芯开发能力。公司在超大容量储能电芯研发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公司是最早推出314Ah电芯的储能厂商之一,2024年推出的625Ah“欣岳”电芯为业内首批实现单体精准两度电、3年零衰减的产品,具备优异的能量密度、安全稳定性及循环寿命。公司还推出了588Ah电芯和684Ah超大电芯,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效率及系统集成度等性能。产品覆盖从工商业至集中式电力储能的各类应用,支持系统配置灵活性与成本优化。

PART.4

供应商及客户

欣旺达的供应商主要为公司制造流程所用的若干原材料及组件的供应商,截至2025年Q1,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总额的31.4%,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为14.8%。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企业、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储能系统集成商,包括小米、联想、OPPO、理想、小鹏等知名企业,截至2025年Q1,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40.3%,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为16.5%。

PART.5

  公司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年仅17岁的王明旺,带着凑来的几十块钱,坐上前往深圳“淘金”的大巴车。刚开始,他只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1992年,在“南巡讲话” 的号召下,他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前两次创业都因合伙人之间的分歧而均以失败告终。这也让他深刻认识到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于是在1997年,王明旺拉着堂弟王威成立了深圳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兄弟二人瞄准锂电池的风口,王明旺主管研发,王威主抓市场拓展,先从OEM、ODM供应商起家,后进入康佳、飞利浦、苹果的供应链。

有了这些知名合作公司背书,欣旺达名声鹊起,在2011年登陆深交所,在中国智能手机浪潮兴起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增长期。2014年,公司完成东莞锂威的全资收购,正式进入电芯领域,实现从PACK组装到电芯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2016年,向储能业务进军,成立综合能源子公司;2017年在印度建立首个海外基地,开启全球化篇章;2018年成为雷诺日产电池供应商,动力电芯正式投产;2022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境外全球存托凭证(GDR)。

PART.6

  历轮融资情况

欣旺达历史发起过多轮融资,形式包括IPO、非公开定增、发行可转债等,累计融资金额超人民币100亿元。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价21.48元,总市值为396.48亿元。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7

  股权结构

截至IPO前,王明旺先生、王威先生兄弟,分别持股19.60%、7.18%,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26.78%,为单一最大股东。

陕国投金玉50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0.59%;

肖光昱博士持股0.10%;

曾玿先生持股0.05%;

梁锐先生持股0.02%;

刘杰先生持股0.01%;

其他A股股东合计持股72.46%。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8

行业概况

欣旺达属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细分行业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行业。

消费类电池指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消费电子产品也是锂离子电池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核心领域。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主流品类,到TWS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兴智能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的迅速迭代升级提升了对电池的轻薄化设计及续航能力的需求。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由2020年的39.36亿个增长至2024年的41.59亿个,复合年增长率为1.4%,并预计于2030年提升至59.68亿个,复合年增长率为6.2%。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广泛融入日常生活中,是最常用的消费电子产品,在现代数字化生活方式中发挥核心作用。其中,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消费电子品类,2024年手机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3.49亿个,占整体消费类电池出货量的32.4%。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动力类电池是可充电锂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NEV)的主要动力来源。按动力类型划分,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全球动力类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的183GWh增长至2024年的1,002GWh,复合年增长率为53.0%,并预计于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3,237GWh,复合年增长率为21.6%。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储能系统解决了匹配新能源供需的根本难题,并在需要时释放以调节能源供需时空不匹配。按技术类别通常可划分为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及其他新型储能解决方案(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因具备响应快、部署灵活等优势,正快速发展,成为新型储能的领跑者。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的主流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调频、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储以及各种工商业侧和户用侧等多个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下降,锂离子储能正加速释放规模化潜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的29GWh增长至2024年的315GWh,复合年增长率为82.3%,并预计于2030年提升至1,303GWh,复合年增长率为26.7%。储能电池服务于各种应用场景,涵盖了源网侧、数据中心侧、工商业及户用侧等四个场景。不同场景在容量、循环寿命、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对电池的性能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源网侧解决方案更强调快速响应与大容量,而工商业应用则优先考虑节省能源成本和负荷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AI和云计算的新兴浪潮正在带动全球数据中心能源需求以及对储能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的需求快速上升,数据中心侧储能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数据中心侧储能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的1GWh增长至2024年的9GWh,复合年增长率为71.1%,并预计于2030年提升至294GWh,复合年增长率为77.4%。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9

财务情况

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欣旺达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21.6亿元、478.6亿元、56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其中,收入主要来源为消费类电池业务,在业绩期内的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但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动力类电池业务和储能系统的占比逐渐上升。

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各电池业务销量增长,2022年至2024年,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储能系统的销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1%、49.0%、54.9%。但是平均售价的减少产生了部分抵消,其中,消费类电池和动力类电池平均售价降幅明显,分别从2022年的66.2元/只、1.1元/Wh降到2024年的51.9元/只、0.6元/只,分别降到了2022年的78.4%、54.5%,并且在2025年Q1进一步扩大了降幅,体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卷加剧。

按销售渠道来看,公司的销售比较依赖国内经销商渠道,2024年占比约58.2%,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在2025年Q1进一步增长到59.6%。相比之下,尽管欣旺达已在印度、摩洛哥、匈牙利、越南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同时,在北美、欧洲、非洲、亚洲设置了海外营销机构。但是海外渠道收入占比正逐年减少,公司在海外的布局似乎陷入困境,因此此次赴港IPO对公司而言意义重大,是实现全球化突围的关键一步。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2.1%、12.8%、14.6%,整体保持上升中,主要还是因为收入占比超一半的消费电池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以及整体原材料成本有所下调导致。分业务来看,消费类电池毛利率上升是由于采用自供电芯的高利润产品占比提升以及产能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动力类电池的增长主要归因于HEV电池销量大增、推出了若干毛利率更高的新产品以及规模效应令产能利用率提升;储能电池的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大,主要是目前该业务基数较小,产品组合变化频繁。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人民币为7.6亿元、3.3亿元、5.3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5%、0.7%、1.0%,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5.4亿元、7.3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2.0%、1.1%、1.3%,整体盈利微薄且波动巨大,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一方面是由于为了在动力电池市场打开局面,欣旺达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牺牲了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动力电池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大规模生产能显著摊薄设备折旧、研发投入等固定成本。但是欣旺达无法充分释放规模效应,甚至出现规模、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的情况出现。此外,三年来研发费用持续走高和销售费用接近翻倍也导致利润空间承压,进而影响了整体净利率。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人民币4.4亿元、27.3亿元、29.9亿元,拥有一定的自主造血能力,但是同期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分别为96.4亿元、59.7亿元、57.6亿元,远远超出经营流入,主要投资于建设国内外的生产基地等业务活动所需设施。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分别为148.8亿元、57.7亿元、-14.4亿元,可以看出公司要持续维持运营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融资。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111.0亿元、136.7亿元、94.7亿元,资金储备充足,足以支撑公司未来一年继续运营,但是如果融资节奏中断,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未能进一步提升,恐将面临资金链断裂。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速动比率分别为1.2、1.3、1.1,并在截至2025年Q1保持于1.1,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水平,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可能无法覆盖流动负债,一方面是信贷期较长的客户占比增加使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原因公司Q1增加了原材料储备。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10

可比公司

本文选取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维权)和中创新航作为欣旺达的可比公司。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SNE Research,臻研厂,公司官网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157GWh,前十家中有六家中国企业,除了欣旺达外均为本次选取的可比公司。其中宁德时代以491GWh的出货量,拉开第二名比亚迪近26%、高达42.4%的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03GWh,同比增长近64%。宁德时代以110GWh、超过第二名近3倍的出货量,连续4年蝉联全球储能冠军,而欣旺达行业内的市占率仅排名第十。

欣旺达港股IPO:净利率不到1%,近三年3.6%的复合增速同行中较低,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资料来源:iFinD,臻研厂,公司官网

营收方面,欣旺达的规模虽然不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龙头,却比其余可比公司都高,但是2022年至2024年3.6%的复合增速是行业中最慢的,结合上述动力电池数据,说明欣旺达还是以消费电池这个现金牛产出收入为主,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业务贡献仍旧有限。从收入结构来说亿纬锂能与欣旺达类似,消费类占去半壁江山,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都是以动力电池为主,储能电池为辅的业务结构。

盈利能力方面,目前欣旺达的毛利率处于行业落后水平,主要由于其动力电池业务原材料价格、平均售价、销量波动明显,导致其毛利率对整体造成了拖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呈现一超两强格局,在绝对的主导地位优势面前,欣旺达等剩下二线厂商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挤压,面临不扩产坐以待毙,扩产自断双臂的困境,价格战已箭在弦上。欣旺达采取的以价换量战略,也使得公司净利率低至1%,也是行业内盈利水平最差的公司,微薄的利润严重削弱了公司的内生造血能力,使其在烧钱扩张的军备竞赛中已与同行产生差距。 

估值方面,参考欣旺达A股PE(TTM)约为25.9倍,其余可比公司平均值为32.3倍,但是结合公司的低收入增速和盈利水平来看,目前估值水平中规中矩,但是公司的同行们可不会停下来等你。2025年5月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募资410亿港元刷新年内全球IPO纪录;中创新航早在2022年便挂牌港股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亿纬锂能也在今年六月底递交H股IPO申请,为全球化扩张储备弹药。此前2023年欣旺达曾有分拆旗下动力电池业务,子公司欣旺达动力在A股上市的动作,但最后由于创业板净利润门槛的提高而烟消云散。此次母公司整体A+H上市,既避免了将子公司羸弱的财务状况展现在挑剔的国际投资者面前,又将单一亏损业务讲成了现金牛+第二增长曲线+未来想象空间的三大板块协同互补故事,更加能获得资本的青睐。整体来看,目前欣旺达面临的,是突围港股成功后,如何精准地完成资金的战略规划。既要扩张产能投入研发实现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又要优化成本控制提升产能利用率。三驾马车重振旗鼓稳步并行,才能推动未来公司发展,提升市值重构估值。

责任编辑:常福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ces.com/2266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